原子吸收光譜法是上世紀50年代中期出現的一種儀器分析方法,并處于持續發展過程中,目前,原子吸收光譜法已經被廣泛應用于地質、冶金、機械、化工等多個領域,發揮著巨大的作用。石油產品主要包括原油、各種油品及石油化工產品等,油品中某些金屬元素的含量是衡量油品品質的重要指標,在石油化工分析中應用原子吸收光譜法可以達到較高的準確度,并且分析速度快,受到的干擾比較少。
一、原子吸收光譜法在油品分析中的應用
衡量油品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是油品中某些金屬元素的含量,飛機潤滑油中Ni、Fe、Sn、Mo等金屬元素的測定就十分重要。
J.R.Brown等提出的原子吸收光譜法就是在油品樣本中加入氟氫酸和王水,在65℃時進行超聲波攪拌,攪拌時間為45分鐘,然后使用MIBK進行適當稀釋,測定結果顯示,油品回收率是令人滿意的,而且測定的金屬顆粒大小達74 μm時測定結果依舊準確。
C.S.Saba等使用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引擎潤滑油中的Mo含量時采取的方法是:用少量HF-HNO3混酸溶液對油品樣本進行處理,然后稀釋樣本,采用這樣方法可以測定樣品中各種大小的有機顆粒。
Z.Witt-mann提出了一種測定潤滑油和添加劑中Zn含量的方法:將甲苯和冰醋酸按照7:3的比例混合,使用空氣-乙炔火焰法,進行了10次重復分析之后發現1μg/mL Zn的相對標準偏差為1.5%。對飛機潤滑油中Ti含量的準確測定有助于保障飛機的飛行安全,C.S.Saba等人提出用4-甲基-2-戊酮對油樣進行稀釋,然后加入少量HCI-HF混酸,振蕩10秒鐘,之后用氧化亞氮-乙炔火焰法測定Ti含量,這種測量方法的極限是0.03ppm。
二、原子吸收光譜法在催化劑分析中的應用
催化劑的結構、性質、催化活性等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催化劑中金屬氧化物、氯化物等的影響,因此在制造催化劑時必須嚴格測定某些金屬的含量以控制催化劑的性質。加氫催化劑中Mo、Co和Ni的含量時,可以將樣品溶解于H2SO4-HF混酸溶液中,采用氧化亞氮-乙炔火焰原子吸收法進行測定,Ni含量用空氣-乙炔火焰原子吸收法進行測定。采用本方法對11種催化劑進行測定,相對標準偏差在1.5%~2.5%之間。
V.D.Danilova等人測定催化劑中Ni、Fe、Mg、Ca、Al和Ti含量時分析了K、Al、Ni、Mg、Ca、Fe和Ti的硫酸鹽以及Cl-對測量結果的干擾,結果表明,Ti能夠增加Al的吸光度,Cl-則會降低Al的吸光度,Al和Ti會嚴重影響Mg的吸收,Ca的吸收會受到Al、Ti、Mg和Cl-的影響,但是樣本中Fe和Ni含量的測定并不受到干擾。
SiO2催化劑中Ti含量的測定可以先用氟氫酸進行處理,除去SiO2,再用H2SO4-HNO3混酸溶液處理殘渣,用原子吸收法測定溶液中Ti的含量。脫烷基制苯催化劑中Cr含量和Na含量的測定可以用1:1的H2SO4-H3PO4混酸溶液溶解樣品來測定Cr含量,用1:1的HCl溶液溶解樣品來測定Na含量,本方法中的H2SO4、H3PO4以及Na2SO4可以消除Al、Fe、Ca對Cr的干擾,而且不會影響Cr的吸光度。
三、原子吸收光譜法在環保分析中的應用
環境保護工作的主要內容包括控制煉油、化工污水中有害元素的排放,控制空氣及飲水中的有害成分等,在環保工作中,分析測定某些有害物質的含量是十分重要的。污水和天然水樣中V、Cr、Fe、Co、Ni等十種痕量金屬的測定可采用雙溶劑萃取-火焰原子吸收法,這種方法是預先氧化水樣,采用2,6-二甲基-4-庚烷作為溶劑,用吡咯烷銨-雙硫氨基甲酸酯作為萃取劑,當有大量Fe對測量產生干擾時需要用標準加入法進行校正。污水中Ca、Ni含量的測定可采用空氣-丙烷火焰法,樣品中Na+、CO32-、HCO3-、SO42-以及Cl-都不會干擾Ni的測定,但是會干擾Ca的測定,在樣品中加入LaCl3溶液可以抑制陰離子的背景吸收。煉油化工污水中微量As的測定可采用石英爐原子吸收法,該方法主要是用KBH4將微量As還原成氣態AsH3,再將其引入高溫石英爐中進行測定,該方法的靈敏度非常高。
原子吸收光譜法具有選擇性強、靈敏度高、分析范圍廣、抗干擾能力強、精密度高等特點,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原子吸收光譜法不斷發展,不斷優化,適用范圍越來越廣,靈敏度和測量精度越來越高,這是國內外眾多學者努力的結果,也是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必然趨勢。目前,原子吸收光譜法在石油化工分析中的應用還十分有限,隨著原子吸收光譜法的不斷演進,石油化工分析結果定會更加簡便、更加精確。